极简欧洲史
Table of Contents
今天上午,读完极简欧洲史,感谢儿子不闹,感谢老婆安抚儿子不闹。
1 简介
作为一个亚洲人,在阅读《极简欧洲史》的时候的确碰到了一些疑惑。阅读期间 问自己的最多问题是:这有什么好争的?
然而在欧洲的历史上:教皇,国王和人民为宗教,皇权和人权的确展开了一系列 旷日持久的斗争,他们的斗争构成了历史。这本书除了关于语言介绍的
本文是这本书的阅读笔记。这里是我的阅读书摘。
2 从混合体迈向文明
全书一共两部分,第一部分讲欧洲如何从一个混合体演变到稳定格局,第二部分 阐述现代世界一些先进的理念如何从欧洲诞生。本书除了第七章: 语言:从两 种变几十种 和第八章: 常民百姓的生活面貌 之外,始终围绕着宗教,皇权 和民权这条主线展开,结构严谨。即便是第七章和第八章也是前六章铺垫的结果。
2.1 混合体的欧洲
在欧洲文明发端之际,它的组成元素有三个:
- 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 基督教;
- 侵略罗马帝国的日耳曼民族;
关于第一点,罗马人骁勇善战,建立了疆域辽阔的罗马帝国;古希腊人则聪明善 思,构建了描述世界的抽象语言。在诸多方面,古罗马人都心甘情愿卑躬屈膝的 向希腊人学习。罗马帝国混合着弄弄的希腊味儿。希腊哲学指示:答案应该简单, 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后来的牛顿,爱因斯坦再揭示宇宙规律时无不奉此为圭 臬。囿于当时条件,希腊人的很多灵感常常是错的,但是他们的这些方法论却一 直引导者人类探索自然奥秘。
关于第二点,犹太人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个真神。这与古罗马和古希腊大相径庭。 后者崇拜多神,并且允许神有七情六欲,也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犹太人认为自 己是上帝的选民,所以这个唯一真神会对他们特别照顾。犹太教后来经由一个叫 保罗的人扩大成了今天的基督教,使得这个真神可以照顾除了犹太人以外的所有 人。当然,期间充满波折。
关于第三点,日耳曼民族扮演了类似中国北方蒙古民族的角色,与公元476年消 灭了西罗马帝国(公元476之前的时期我们成为古典时期,这个名字是文艺复兴 时期的人们创造的)。不同于罗马帝国和犹太民族,日耳曼民族粗野不文,打 仗就是他们的日常。
这三个元素之间竟然发生了联系,最开始罗马人要把犹太人赶尽杀绝,因为他们 不肯把君王当做神一样对待;转折点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一个基督 徒,四百年后,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唯一的宗教。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教会也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
即使罗马帝国灭绝,教会依然幸存。罗马帝国变成了教会的罗马帝国。教皇和罗 马帝王平分秋色。
日耳曼民族呢?他们根本无意治理国家,他们打仗只是为了生活,他们支持罗马 帝国和基督教会帮忙维护统治。所以一旦战胜,就采取封建制度,分封各个小的 城邦为王,政府就被架空了。从那时起,“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归国王所有”这一思 想就生根发芽了。人民选举政府的动机只有一个,这个政府为人民服务(我是不 是写的有点多了 :) )。并不是西方的政府权力必须有所限制,而是西方的政府 在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权力,这是拜古典时期那些粗野的日耳曼民族所赐。
Figure 1: 欧洲古典时期混合体
2.2 1000年以后
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到1400年,期间近一千年的历史被称为中世纪。 期间,日耳曼民族的战士变成了基督教骑士,基督教成员大肆抄写古希腊和古罗 马的学术支持《圣经》,那些修士和修女根本不晓得自己抄的是什么,就这样一 直抄了近千年。直到1400年,文艺复兴开始。
文艺复兴,复兴的是古罗马和古希腊经典时期的“文艺”(公元476之前)。文艺 复兴时期的学者竭尽全力追寻经典时期的蛛丝马迹。这个时期的学者并不仇视基 督教抄写古罗马古希腊学术支撑《圣经》的行为。他们认为:宗教十个基本的存 在,大体而言无害,世界上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事情。
由于教会是《圣经》的唯一官方解释机构。绝对的权利造就绝对的腐败。教会巧 取豪夺,骄奢淫逸却是耶稣教诲的解释者,这本来就充满讽刺。有个叫马丁路德 的人看不下去,把拉丁文写的《圣经》翻译成德语,人人都可阅读。随着马丁路 德的出逃,人们越来明白:基督教不是罗马人的宗教。
“你只要相信耶稣基督就能得救,你不必做任何事就能得救,尤其不必对神父的指示言听计从,你只要相信上帝,抱持信仰就行了。”
“因信称义”是路德教派的中心教义。然而有更多的人发现,教会不是解释《圣经》 的唯一机构。马丁路德可以,我也可以。于是,各种新教百花齐放。
继16世纪的宗教改革之后,17世纪发生了科学革命,牛顿的三大力学和达尔文的 生物进化论告诉人们:希腊人错了。自此,文艺复兴对古典的崇拜被打破。当然, 期间科学的宗教也发生了很多斗争。最后,科学的归科学,宗教的归宗教。17世 纪的科学革命直接导致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声势浩大,始于法国。启 蒙运动,推崇理性,相信进步。最终的结论是:宗教是迷信。然而启蒙运动掀起 的法国大革命并没有为万世开太平,反而带来了流血,暴政和独裁。于是,19世 纪浪漫主义开始,其崇尚感受,情绪以及所有强烈的情感,这与启蒙运动截然相 反。浪漫主义在德国最盛。浪漫主义呐喊自由解放,强调活的简单直接自在。当 然,浪漫主义也催生了民族主义,强调同一民族的应该建立国家,保持自己民族 的传统。
Figure 2: 19世纪的形态
2.3 政治体制的演进
2.3.1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本书的下半部分是政治体制的演进,还有最后两章语言以及常民百姓的生活。继 续从公元476年说开来,那一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但是说希腊语的东罗马帝国依 然存在。在后来的一千年里,这个帝国遭受了来自日耳曼民族,穆斯林,维京人 和土耳其人的前后四次入侵,土耳其人于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罗马灭亡。
日耳曼民族和穆斯林的入侵都来自陆地,所以罗马人把藏有大量财宝的教堂建在 水边。维京人也是一个好战群体,他们用吃水甚浅的船作为武器,掠夺这些水边 的“大肥羊”如探囊取物。占领法国,占领英国,维京人受基督教的感化在欧洲建 礼家园,一切开始欣欣向荣。繁荣之后的欧洲,开始攻掠别人,十字军东征便是 开始。十字军东征的首要目标是把穆斯林赶回老家,夺回圣地耶路撒冷。1492年, 最后一批穆斯林被赶出西班牙南部。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建立了奥斯曼 帝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消失。
2.3.2 民主意识发端于希腊
希腊人发明的政府是所有男性公民参与讨论,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表决。今天的 民主制度是代议式的民主,和雅典的民主大异其趣。现在的百姓并不是实时参与 政府运作,而是每三年或者四年投票一次。今天,由全民直接当家做主显得不大 可能。尽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直接参与政府运作在技术上变得可行,但是广 大群众的观点是很容易被煽动的,历史经验揭示由来自各个基层的少数精英参与 决策会显得更容易一些。希腊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指出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和容易被操作的,而政治是一门精细 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的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
2.3.3 共和体制的变态
共和体制强调国家利益,认为国家利益高于私人恩怨情仇。罗马共和体制的创建 跟一个叫布鲁图斯的人息息相关,他刺杀了骄傲的塔克文,因为后者玷污了前者 的妻子。布鲁图斯发誓报仇并成功了。《鲁克丽丝失贞记》这幅名画记录了整个 过程。可以说,罗马共和整体的开启,是因为一位王子令人发指的罪行;是因为 一个谨遵古罗马美德,视名节比生命更重要的女人;是因为一个男人要为她复仇 的决心。
共和体制的这种于国无私的美德导致布鲁图斯处决了自己的两个犯了错的儿子。 罗马共和体制持续了数百年,然后山头林立,走向分裂。凯撒,分裂山头的一员, 征服了其他人,其养子屋大维与公元前27年以奥古斯都称号,当上了罗马帝国的 第一任皇帝。三百年的太平岁月等来了第一波日耳曼蛮族入侵,罗马方面为了养 活军队,大肆苛捐杂税,民不聊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表态支持基督教,相信 基督能保护他和罗马帝国。他认为,只要支持基督教徒,他们的神就会恩赐与他。 但是这依然不能改变生灵涂炭的现状。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随后城邦林 立,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形成。
3 杂记
这本小书适合急性子,强烈建议那些去欧洲旅游的游客看一看。踏进欧洲的博物 馆时,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才好对号入座。不然,别人一个“中世纪”,你就蒙圈 了。啊?中世纪?什么时候?
之后可以再看《耶路撒冷三千年》和《罗马人的故事》。